重生校花凶猛_第五百零五章 得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零五章 得手 (第3/3页)

cle来说是极其不利的事情。

    但是如果是旁人出手,那就是问题不是很大了,尤其是在科技界几乎没有什么名声的西海岸资本,一看就是一种投资商。

    顶多就是一个授权费用问题,这个都是由陈规可以遵循,完全没有什么问题。

    相反买下来后,服务器硬件那部分业务是完全不感兴趣,多半是分拆卖掉的处置。

    所以他们现在就算想出马竞购,都不敢向西海岸资本那样承诺不裁员,将这个巨大的包袱背着。

    由于有柳若依战略上的清晰考虑,并购小组才会给出优厚的条件,让竞争对手都没法出场。

    这样,在这俩家公司的董事会中顺顺利利得到了通过,接下来让有关部门批准就完事了。

    由于不涉及到反垄断条款,这个审批就相对比较容易。最多半年左右的时间内就会完成整个私有化历程。

    不过收购协议签订后,柳若依这边的西海岸资本就开始派人接管了董事会。

    至于管理层,现在的策略是一个都不动。只是根据不同的岗位开始设置ki。

    当然最近三年的经营指标ki设置也相当宽松,能够稳中求进就是合格。

    is方面研发,增加1亿美元进去,主要是在香江建立亚太研发中心,抽掉人手和招聘新人来开发面向移动应用的新型号,同时负责旧型号的工艺流程优化。

    首当其冲的就是为htcg2开发一款新型号处理器,让g2可以取得比其他手机更好的性能优势。

    g1在电盈的销售大受好评,内置的第一代“微信”hatsa受到了用户的追捧,首批50万只上市后很快就销售一空,让htc那边是喜出望外。

    而hatsa的激活注册率几乎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以上,其中很多都是口碑相传。对于柳若依的第一步移动互联计划来说,这是一个完美的开局。

    不过这同is亚太研发中心没有太大关系。

    之所以将这个移动处理器研发中心设在香江,主要是贴近加工厂。

    毕竟从目前的客户群来说,is在某些特殊领域的使用还是相当广泛,其中香江龙工厂本来的大客户博通也是is的大客户,这下把研发抵进工厂,对于未来优化就更加有好处了。

    按照原来的初始设计,他们用的74k内核的芯片系列是采用65n制程在生产,换掉原来代工商后,使用龙工厂产线就需要重新调整换成了45n制程。

    届时在效率和功耗都有了更好的表现,初步估算性能最少提升百分之二十以上,功耗会下降将近百分之十五。

    这样对于is、博通和龙工厂来说三方都是赢家。

    龙工厂现在的良率提升上来了,产能却还没有太多增加,就是客户太少,代工的产品也不够多。

    所以现在才可以为一些原本65n制程客户提升更好的工艺,导入到45n制程中来,对于龙工厂来说存在一定的费用和产能占有,其实有些不大划算,但是产能本来就空闲着那就另当别论了,多少也是一个创收的好方法,和磨合设备提升良率的一个机会。

    如果不是有不同产品来测试验证,有些工艺制程是很难提升上去的,毕竟产线调优是一个相当看重经验积累的。

    如果积累多了,别的不说,这条45n产线经过微幅调整某些工艺环节后满足40n制程生产都不是问题。

    这就是一些额外的好处了。

    相比之下,is3224k34k内核的这些低端产品,原来是采用130n或者90n制程工艺生产的,如果有合适的产品正好是内地中鑫国际的菜,可以直接将这个业务对接过去。

    有了is原生技术团队的支持,未来生产制造is芯片就会具有比别家更好的优化。

    特别是新制程适配上,优化是非常惊人的,比如4k内核采用180n制程工艺就可以生产,但是hz指标是037,但是换成了90n制程工艺生产,这个指标立马可以降低到006,直接提升几倍!对于某些功耗敏感的微型设备来说,这可是翻天覆地的改进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