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旌旗_第20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8节 (第3/4页)

补充一下。

    徐晃急忙好言安抚,好在这些兵卒有过一次埋伏的经历(藏在雪里埋伏关羽),倒也知道多遭罪,少流血的道理,让徐晃少花费了许多口舌。

    夕阳西下,月色渐浓,一支军队悄无声息的出现在江陵城外,直奔密林之处而来,为首的将领正是沙摩柯。

    其实按照诸葛亮和关羽的意思,当天商议完毕,就应该出城埋伏,然后马上攻打乐进的大营。但很可惜,武将懂不能死守的道理,兵卒不懂啊。在小兵的眼里,出城决战就是找死的行为,依托城墙防守才是王道。

    所以说,真理并不一定掌握在多数人手里。

    但不跟兵卒说明白也不行,手下的兵卒厌战,准备的再好也是无用之功,关羽与沙摩柯好容易给兵卒阐述了一番大道理,做通了思想政治工作,又准备了药草干粮等物,这才姗姗来迟。

    沙摩柯还没到密林,徐晃和张任这边就得到消息了,二人激动地几乎要哭出来。相比蚊虫的轰炸,二人更愿意和关羽拼个你死我活,战场杀敌,还有赢的可能,跟苍蝇蚊子打仗,那是必败无疑啊!

    不多时,沙摩柯带着三千兵卒尽到密林之内,发出窸窸窣窣的脚步声。

    徐晃和张任也暗暗传下军令,弓上弦,刀出鞘,让兵卒做好偷袭的准备,一时间,密林之处杀机四伏。

    月光如水,透过树叶,照在林地上,光影斑驳。

    沙摩柯忽然觉得夜风一冷,心中寒气陡升,只觉得密林深处杀气逼人,仿佛有一头斑斓猛虎匿藏在里面一样。

    难道树林里有埋伏?沙摩柯停下脚步,心中犹豫不已。挥了挥手,让兵卒停下脚步,侧耳倾听。

    夜色静谧,除了夜风吹动树叶的声音,只剩下虫叫蛙鸣之声。站立良久,沙摩柯也没听出有什么动静,暗笑一声自己多疑,带着兵卒向前走去。

    刚走了十余步,沙摩柯忽然听到前方十余丈远的地方一声响动,透过树枝绿叶,一个雄壮的身影拔地而起,如同巨熊起身,煞气逼人。

    “什么人?”沙摩柯这三个字还没吐出口,就见到对面的人影低喝一声,跨步拧腰,转动手臂。

    “嗡嗡……”一道寒芒盘旋如月,带着凄厉的破空声,斩断无数杂草树枝,直奔沙摩柯激射而来。

    这道寒芒是徐晃投掷的大斧,本来徐晃是打算手持钢斧作战的,但一看树林间的地形,徐晃就认为,还是用单刀之类的轻便武器更合适一些。长兵器舞动之间,不免要受到杂草树枝的影响。

    所以徐晃才一件到沙摩柯,就扔出手中的钢斧,先声夺人。

    同样,沙摩柯的兵刃是铁蒺藜骨朵,这种武器接近于锤,比徐晃的钢斧还要笨重一些,更不适合丛林作战,所以沙摩柯也换了兵刃,换做一把钢刀。

    眨眼之间,徐晃的钢斧就激射到沙摩柯身前,杂草树枝根本挡不住钢斧的利刃。沙摩柯躲闪不及,只能对准钢斧旋转的光影,一刀劈了下去。

    “嘣……”的一声炸响,刀光乍碎,流光四溢,其中夹杂着无数血花。

    沙摩柯的钢刀终归还是没震落徐晃的钢斧,钢斧带着旋转之力,震碎了沙摩柯的钢刀,余尽未消,在沙摩柯的胸膛一划而过。消失在沙摩柯身后,带来一声凄厉的惨叫。钢刀的碎片也擦着沙摩柯的身体四处乱飞,嗖嗖作响,眨眼之间,就射伤了十余名躲闪不及的兵卒,带来一串的惨呼之声。

    沙摩柯雄壮的身躯摇了几摇,随即鲜血狂飙,眼神涣散,扑通一声栽倒地。一斧之下,沙摩柯死于非命,一代蛮王,就此丧命于密林之间。

    这绝对不是沙摩柯武功不济,沙摩柯的武艺虽然不如徐晃,但也没到不能抵挡的地步,关键是徐晃出招的时机太好了。

    徐晃暮然出现,沙摩柯的第一个想法并不是提防徐晃偷袭,他也不知道对面的人就是徐晃,而是要出声示警,让手下的兵卒有所防备。所以沙摩柯抵挡的十分仓促,一刀劈下,角度,速度都不尽如人意。

    再者,沙摩柯有些低估徐晃了,徐晃准备良久,这一斧可以说是运进了全力,以有心算无心,偷袭之下,沙摩柯死的也不太冤枉。

    徐晃偷袭,沙摩柯身死,只是转瞬之间的事,就连二人附近的兵卒都没反应过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