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6节 (第3/3页)
了闲,随心所欲地做,可是羡煞一堆人。 另外还有送汤米的规定物品:小米、面条、鸡蛋、红糖,面条是特意去集上买的那种送礼的挂面。 鸡蛋足足一篮子,有六只戴着小红帽,寓意为长大做官戴高帽,不过是红纸粘上去的。 其他的猪蹄一对,小母鸡两只。 在乡下普通人家里,秦家带的是厚礼,显示出对女儿的重视。村里好多女儿们都羡慕不已,原本老秦家穷得叮当响,对女儿不好,可分了家,秦大福和柳氏对女儿都是娇娇得不得了,面子里子都不落。 还没有分家的人家里,免不得又有人嘀咕,拿老秦家做样子,总想着分家。 秀瑶因为事情多,就不跟着爹娘去,只按规定去了姥娘、姥爷、大妗子就好。 姥爷的礼物就是给小外孙编的柳条小箢子,里面装上小米,小米里藏着一样小礼物。若是讲究的,家里富裕的,就放银饰,普通人家就意思一下也一样的。例如鲤鱼跃龙门的银锁,或者是手镯,也可以是小玩具之类的。 秦大福送的是一只马上封侯的小银锁,非常精致的做工,让秦业去县里送货的时候从冯家银铺子买的。 另外张氏也送了两样针线活来,给孩子做的小口水巾,小袜子。 二房秦二贵出夫去了,不过早就准备了一样小玩物,秦产和秀丽两人也合买了两样小玩物,虽然不值钱却是心意,柳氏欢喜得很。 三房收了喜饽饽,什么都没回礼,推说是太匆忙没准备。柳氏知道她不过是借口罢了,秀芹怀孕大家早就知道的事情,礼物自然是早准备,哪里有人家婆家人报了喜才开始准备的。 不过柳氏自然是不在乎她那点东西,就算她和二婶什么都不送,喜饽饽也是要送给她们的,毕竟这是个礼节问题。 柳氏对秀瑶道:“你们俩在家看家,别乱走动。” 秀瑶笑道:“娘,你放心,俺秦产哥哥在家呢。” 第二日天不亮,秦大福赶车,拉着柳氏和许二妮和一车礼物去白家疃。 爹娘不在家,秀瑶和秀容也折腾得有点狠,两人又去睡回笼觉。 不知道过了多久,秀瑶突然听到当门里有声音,她以为是三姐起来了,转首一看,秀容睡得比她香甜。 这个时候爹娘和大嫂不在家,大哥他们在织坊脱不开身,那家里就不能有别人,会不会是小偷? 秀瑶忙轻轻地推了推三姐,示意她别出声,然后又从窗台针线笸箩里拿出锋利的剪刀,然后悄悄地下了地。她刚要开门缝看看,谁知道门突然开了,就见三婶进来,秀瑶赶忙把差点刺出去的剪刀收回来。 三婶瞥了她们一眼,讥讽道:“你们可真是千金小姐命,还没起来呢。” 秀容不乐意道:“三娘娘,你来也不喊门呀。” 三婶笑道:“我喊了呀,你们睡觉没听见我就进来了。” 秀容奇怪,她记得自己明明关了门的,三娘娘怎么进来的? 三婶道:“哦,我家里有点事,来借点细面。你们睡觉呢,我就自己舀了两升。”说着指了指那只面口袋,背起来就要走。 秀容气道:“三娘娘,那起码有五升了,哪里是两升?你还是等俺娘回来再来要吧。”说着就去抢那口袋。 要是别人就算了,偏生是三婶,给了大喜饽饽都没给回礼呢,这不是礼物的事儿,你哪怕给块布头,说句好话,也是对孩子的祝福。 她倒好,在那里挑拣那喜饽饽不够大,为什么不是两斤的,真是讨厌。 三婶虽然力气大,可秀容和秀瑶是两个人,秀容拦着,秀瑶就把面袋子抱西间,倒进了面缸里,然后把面袋子拿回来。 三婶气得脸色发青,“三妮儿,瑶瑶,我可和你们娘说好的呢。” 秀瑶不紧不慢地道:“三婶,你要是说好的,就等俺娘回家再拿吧。” 秀容也道:“我们也要去喂猪了,要关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