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2节 (第4/4页)
虽然这样说,可当时张桂芳是让她们什么都不许说的,尤其是工钱、数量、织法等,一点都不许说,她跟人家说的,也在不许范围内的,所以人家冯掌柜质问她,她也不敢辩驳。她不过是觉得,反正有人出卖了,那她说点什么也没关系,算不到她头上。 三婶哼道:“二嫂,你就是太单纯了,想不出人心险恶来。你也不想想,上一次的事儿?” 她看了秦产一眼,知道他在听的,就提高了声音。 二婶看着她,有点迷惑,随即又想了想,“你是说那次丢钱的事,他们赖我?” 三婶点点头,又看了秦产一眼,他织布的速度显然慢了些。 二婶气得鼻子都歪了,却也不敢大声,毕竟自己理亏的,只是咬牙切齿地道:“这个该杀千刀的小蹄子,看我以后怎么报复她。” 三婶示意她稍安勿躁,让她好好歇着,“二嫂你要想开,日子照常过,没有什么好丢人的,本来就是人家算计你,不是你的错。谁知道是不是她们自己故意那么做,然后找人顶包呢。” 她这样安慰着,把二婶原本觉得丢人羞臊的心又安抚下来,三婶又说了一通有难同当,她会一直和她一伙儿的话,二婶觉得有了安慰和靠山,也就舒服一点。又觉得自己这么被羞辱,就是大房预谋的,是大嫂他们报复自己,否则也不会在这里,他们看自己的热闹。 秦产只是连连冷笑,一句话也不跟他们说,只想着自己拼命地干活,最好离了这个家才好呢,免得一辈子都这么憋屈。 因为二婶的事,秦二贵也觉得没脸,夜里给秦大福和柳氏道歉。 老秦头和张氏因为这个事也来了老大家,秦二贵进来扑通就跪在地上。 秦大福唏嘘道:“他二达达,你这是干什么,又不是你的错。” 秦二贵羞愧道:“大哥,大嫂,都是我不好,没管好这个婆娘,让她给你们添堵,好好的生意搅黄了。” 柳氏也道:“算了,已经这样了,也没有办法的事。让大产娘好好想想,反省反省,以后该怎么过日子。” 老秦头吧嗒着烟袋锅子,道:“让你那个婆娘多干点活,一闲着就生事。现在分了家,赚了就是你们自己的,也不用再分给别人,就老老实实干活吧。” 张氏已经骂累了,懒得再骂,她连二婶的脸都不想看到,真是个给自己丢人的,这个儿媳妇就是个没有脑子还又懒又馋的东西,烂泥糊不上墙。 过了两天,张桂芳来请秀瑶,家里来了四个媳妇子,都穿着不俗,一看就是大门户里出来的仆妇。张桂芳给她介绍了一下,“瑶瑶,这是冯家打发来学手艺的几个妈妈。” 秀瑶就上前问了好,大家见了礼,依次坐下。秀瑶反正以前也没想藏着这门手艺,没有什么神秘的,不过就是愿不愿意花功夫的问题,既然要公开,她也没什么顾虑。她就把织手套、织袜子、织手袋、线衣裤、毛衣裤的一些要点都说给她们听。 她们都是针线上的好手,一点就透的,如今秀瑶这么一说,自然没有什么难的。秀瑶也知道,这种针织品,要想原封不动地那样作出来是不可能卖什么钱的。毕竟古今的文化传统不一样,穿衣打扮的理念也不同,古代人是不可能穿上毛衣裤出门的。不过有钱人家,尤其是那些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小姐夫人们,夏天冬天的里面穿一双棉线织的袜子,既合脚又暖和,外面再穿别的,也是可以的。所以,这种生意就适合二奶奶那样有头脑的人去做,她没有这个机会。 就算她有,她也不可能卖到高门大户的内宅去,毕竟富家小姐是不会满大街遇上的,一个乡下丫头也不可能随便就进的了高门大户的。 不说别的,那些看人下菜碟的门子,就对付不过去。 她们一个人织袜子,一个人学织线裤,一个人学织上衣,还有一个人学织手袋之类的,都是触类旁通的东西,秀瑶也只是会最简单的,若说加以发展变化,这几个人只怕比她还厉害些。 转眼过了几天,她们都学会了,一个个很是高兴,二奶奶交给的任务算是完成了。秀瑶也没什么好歉疚的了,她笑道:“既然妈妈们都学会了,那我们就这样吧,希望二奶奶生意兴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