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0节  (第2/4页)
下好了,总是有把柄在别人手上。    想想沈云萱这几日的作风,沈忠咬咬牙,决定拿出手上所有的银钱,让沈云萱守口如瓶。    沈云萱还不知道又有天降横财的好事了,吴老太犹豫地问她,“去李家当差是好事,你真不考虑?”    沈云萱笑弯了眼,抬头看看蓝天白云,只觉得身心舒畅,全是自由的感觉。    “不考虑,我们一家人要在一起啊,还要努力摆小吃摊呢。”    第145章 农家小厨娘vs大户书童9    乡下人对于在大户人家当差是什么样子,完全没有概念,整个村子也没人当过,从县里打听的当然都是好话,什么月银高、有赏赐、吃得饱穿得暖,引得许多人向往,甚至觉得能卖身去做下人还是享福呢。    当吴老太、沈福和王杏花,知道李家想让沈云萱去做厨娘之后,心思波动得厉害,就仿佛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中了。沈福和王杏花还在想,沈云萱是不是放心不下他们,才不愿意去的?    沈云萱察觉到他们走神,想了想露出个笑来,“方才沈家耀那样子还真好笑,爹娘你们是没瞧见,那少爷脸一板,他就自扇嘴巴,打得脸都红了。大街上那么多人,他还是读书人呢,怕是羞愤得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沈福、王杏花一惊,这才想到这上头,“家耀不是书童吗?咋……不对,不是说李家待下人极和善厚道吗?咋会这样?”    沈云萱一边查看剩余的花卷,一边道:“所以道听途说信不得,还是亲眼见过的才算真。对了,沈家耀已经被他主子改名了,叫沈忠,让他以后对主子忠心耿耿。我也不懂书童和下人的区别,反正看沈忠点头哈腰,卑躬屈膝的,在李家肯定日子不好过,幸亏我没去。”    “对,幸亏你没去。”三人这会儿庆幸起来,对李家的差事也避之唯恐不及,还联想到了自己。    沈福是干过苦力的,每天被人吆喝着干活,王杏花也帮县里的人缝被子洗衣裳,伸手讨钱都是弯着腰陪笑脸。这么想想,对沈忠的际遇就有些了解了。他们面对的还只是有点钱的百姓,李家那可是县里最有钱最有势的,老太爷是员外郎呢,在李家做事自然要更小心。    而且他们干得不好顶多就挨顿骂,丢了差事。沈忠居然要当街扇自己耳光,看来这大户人家还是去不得,不然哪天小命丢了都没处说理。    沈云萱见他们收了心思,又带他们去了码头。码头上苦力多,放眼望去一群汉子,出力多当然吃的也多,不然没力气干活。大部分人是很节俭的,但也有一部分手松,经常在外头吃碗面、喝口酒。    沈福和他们都认识,走进了就笑着吆喝,“哥几个吃了没?我家蒸的油盐花卷贼好吃,两文钱一个,要不要买个尝尝?自己不吃带回去给爹娘媳妇孩子吃也成,喷香!”    工头和几个熟识的人走过来看,满脸诧异:“沈福,你咋卖上花卷了?”又看看他身后几人,“这咋还拖家带口的?都是你家里人?”    沈福连忙给两边人介绍,兴奋地给他们看花卷,“瞅瞅,离这老远都能闻见香气,要不要?两文钱一个,放了油盐葱花,比两文钱的馒头可值当多了。”    有人开玩笑道:“哥几个这么熟了,还以为你拿来给我们尝的呢。”    沈福笑眯眯道:“那可不成,我闺女蒸了好长时间,累得够呛,肯定得卖上价。”    沈云萱在旁边道:“要是买五十个,可以送五个。买一百个送十个,买得越多送得越多。以后等家里做下饭菜了,还可以送下饭菜。”    “下饭菜是啥?”    “就是各种各样的小咸菜。”    “哈哈,吃咸菜确实下饭,不过咱可不爱吃咸菜。工头,要不跟大伙儿问问,要是买的人多,咱凑五十个呗,多的还能每人分一口,划算。”    工头爱吃面食,闻着香味确实馋了,就背着手一点头,回码头上去问了。没一会儿就拿出一百文来,买了五十个花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