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卖菜郎_第261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1章 (第1/2页)

    江老太也一脸严肃,放下筷子说道:“这事儿不能这么干,小六你听话,奶奶知道你想帮你大哥做出本事儿,让人家不小瞧了他,但别人定下的东西,是万万不能动的。”

    “不论他是乞丐也好,还是贵族老爷也好,我们应下的事儿,就不能变。”

    第 219章 新冬衣。

    看着爷爷奶奶还有家里人严肃的脸庞,江六用力点头,明儿个就让人把地肥送走。

    不知营地开春要种什么粮食,要是能和他们换点种子就好了,最好是用一斤新薯种,换五斤玉米种!

    饭桌上的氛围又轻松起来,告诉大哥地肥的量再加大些,趁着冬日烧炭的木灰多,好的炭火也能赚上一笔。

    江余辉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赚钱,必须得赚钱,媳妇儿比自己厉害,这也挺让人焦灼的,好在现在有了地肥。

    “爷爷,山脚下的那片地要赶紧圈起来,你帮我盯着吧。”

    “行。”

    村里人都笑话他闲不下来,每日跟着建房,老汉一点也不觉得累,反倒是心里很踏实。

    那地肥他也会帮着弄,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还是弄这些比较舒心,要喊他去码头卖货物,怕是嘴都张不开。

    铁木苗已经种下,之后种果子加工果脯都在那边,家里只洗粉晒粉做成品,腌菜也要分出去。

    过完年就安排甄婶儿回村,她带着人做果干摘果子,三丫还是管着腌菜。

    果干不需要对外销售,全放面包里都能消耗完,就像那梨妞酱做了几大缸,现在都快缺货了。

    小舅舅一文一斤收梨妞儿,现在和松茂坡的人关系也好了,有大半的人家都种了花芋。

    真花芋太贵,花色纹路确实更好看,但一斤要四十文,芋泥夹圆饼一块也才卖十文钱,如果用真花芋那是真亏本。

    除非给真花芋泥里加薯泥,但口感不是很好,江六也不想这样干,今年的量少些就少些吧,明年种植的人多了,就不愁原料问题。

    饭后张月娘让他们去试衣裳,紧赶慢赶终于把过冬的絮棉衣物做了出来,江六有两身,其余人暂且只有一身。

    不再是耐磨不耐看的粗蓝布,每人的衣裳颜色都不同,与他们的年龄和长相相匹配。

    换上新衣裳的江家人变了个样儿,就连江老太看着都年轻了几岁,江瑚也终于像个碧玉年华女儿家。

    在另一间屋子,穿着新衣服的三丫,眼珠子里的泪水像屋外的大雨,一串串的往下淌着。

    “哎哟,哭什么呀好姑娘,穿新衣裳多好的事儿,咱不哭哈。”张月娘找帕子给她擦脸,来家久了她也知道三丫的事儿。

    她只有江小秋一个闺女儿,十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