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26章  (第2/2页)
宣和帝看起来很生气,所以朝臣们自然也不可能再揪着立太子这件事跟宣和帝说个没完。    宣和帝就差“退朝”两个字了,却忽然听到有臣子高呼一声,“禀皇上,臣有事启奏。”    原先还站在大殿正中间的臣子们,全都退回了队列之中,此时却有翰林院的大臣出列。    “说。”宣和帝听到有臣子说出这番话之后,便点点头,示意对方把事情说出来。他自不相信自己的臣子会蠢钝到看不懂自己脸色的程度。    “禀皇上,是关于新科状元墨珣授官一事。”    墨珣?    一听到这个名字,越国公当即警觉了起来。    “噢?墨珣授官一事有何疑意?”宣和帝听到有朝臣提出这件事,居然有些许诧异:历来,新科状元都会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一职,这基本就是约定俗成的了。只不过现下一甲三名的正式授官旨意还没下,确实可以拿出来讨论。    大部分的官员都曾在翰林院呆过,而后才被调往别的部门,所以翰林院并不存在冗员现象,将他们三人与往年一样直接放进翰林院也无不可。    翰林院的官员听宣和帝这么问了,清了清嗓子,而后道:“启禀皇上,臣以为,墨状元年纪太小,到翰林院做修撰恐怕有点儿不大合适。”    宣和帝闻言,沉默了片刻。他与墨珣也见过好几次面了,而墨珣每次给他的印象都不错,能文能武,脑子也灵,在宣和帝看来,墨珣除却年龄小了一点之外,并没有哪里比榜眼和探花差。    然而世人一向如此,见到了年纪轻的,从主观臆断上就觉得对方难堪大用。    “那爱卿觉得新科状元应当安插在哪里合适?”    “这……”大臣这下倒是让宣和帝给问住了。他刚才说出来的话,其实是很多官员心中的想法。他说要让一个十二岁的娃娃到哪个部门去,那哪个部门的同僚能乐意?最后还不得埋汰死他?    “说说,朕听着呢。”宣和帝的脾气时好时坏,此时并未因为大臣欲言又止而发怒,反倒是气定神闲地等着他发表意见。    “臣……臣也不知,倒不如问问吏部尚书有何高见?”大臣虽然听到宣和帝的语气,知道他没有生气,但不知怎么还是有些虚,就这拉出了吏部尚书来挡上一挡。    吏部尚书被点到了名,自然也不能再装聋作哑,只得出列对宣和帝说道:“禀皇上,臣以为墨状元年纪尚轻,无法担任重要职务,倒不如就先让他做个国子监主簿……”    越国公边听边皱眉,这吏部尚书莫不是老糊涂了吧?往届状元授予翰林院修撰,乃从六品。而国子监的主簿是从七品的,这从品阶上就差得多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