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节  (第2/3页)
你们家可分出去了,轮不到你对我们老徐家说三道四。”    刘翠花眼神跟刀子似的扫了林芳一眼。    林芳现在脸皮可厚着,当下厚着脸皮说道:“妈,我这可是替你着想。你想想看,这离着分粮食还有个把月呢,家里粮食够吃吗?”    “两百斤玉米面,够不够!”    徐卫军浑厚的声音从众人身后传来。    他肩膀上扛着两大袋子东西,脑门上满是汗水。    “老二,你不是被书记喊去公社,怎么回来了?”刘翠花看着徐卫军,问道。    徐卫军把肩膀上的两袋子放在地上,他捶了捶肩膀,“妈,我就是从公社回来的,书记说上头看见报纸上报道的咱们家的好人好事,说要奖励咱们家,就发了两百斤玉米面,好家伙,两百斤玉米面,我要不是跟公社借了推车,都推不回来,还有两袋子在外头,大哥,你去帮忙扛进来。”    “好,好。”徐卫国连声答应,他跑出去外头,把院子里推车上的两袋子玉米面也给扛了进来。    四袋子玉米面摆在众人跟前,活像是四个矮壮的胖子,打开一瞧,里头的玉米面金黄金黄,还散发着一股子香味。    徐向东瞧着玉米面,忍不住咽了下口水。    “妈,咱们可以拿玉米面做烙饼子、做发糕,还能够做玉米面馒头了!”    白大妮已经看呆了,这么多玉米面,就算他们家人口多,也足可以吃到明年去了。    “这,这些都是领导给奖励的?”赵大娘瞠目结舌,舌头都打结了。    “那还能是买的啊?”徐卫军刚才过来可把赵大娘的话听得真真的,说什么替他们家担心,不就是来挑拨离间,看他们家上了报纸心里酸吗?“这么多玉米面,就算是城市里头要买,也得花三十多元了。”    “这领导可真是体贴。”刘翠花高兴得眼睛都眯起来了,她抱起徐甜甜,“甜甜,多亏你,咱们家有两百斤玉米面了。”    “妈,那咱们晚上吃玉米面饼子!”徐甜甜也高兴,这阵子天天喝稀粥,徐甜甜早就厌了,但是不好意思说,现在有了这么多玉米面,她们也可以改善下伙食了。    “吃,妈还给你打几颗蛋,咱们再下点儿葱花,今晚上敞开肚皮吃。”刘翠花乐呵呵地说道,她的眼神朝赵大娘和林芳瞧去,“让那些说咱们没饭吃的人羡慕去。”    赵大娘和林芳两人尴尬得话都说不出来,眼睁睁地瞧着徐卫国,徐卫军把四袋玉米面扛进了厨房,眼睛都快红了。    她俩刚才还说人家老徐家得了名声赔了钱,现在好了,人家名利双收!    两百斤玉米面,这能吃多久啊!    第11章    当天晚上,老徐家就拿了公社送来的玉米面,烙了饼。    刘翠花亲自下厨,打了足足八颗鸡蛋,将鸡蛋搅和在玉米面里,撒上嫩绿的葱花,加了点儿盐巴,在锅里一贴,香味伴随着滋滋声传了出来。    徐向东,徐向西这些孩子们站在厨房门口,眼睛巴巴地看着厨房里的刘翠花下厨,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等玉米饼烙好之后,刘翠花端着个大盆出厨房。    所有孩子们都一窝蜂围在了饭桌旁边,徐卫国等人瞧着那金黄的玉米饼,不由得咽了咽口水。    “还等什么,吃饭啊。”刘翠花扫了众人一眼,大声说道。    众人就等着她这句话,顿时纷纷在饭桌旁边坐下,每个人都拿起一张饼来,抱在手上啃,刘翠花的厨艺那是村里头出了名的好,以前家里东西不多,自然无法发挥,今晚上她大展厨艺,那玉米饼又香又脆,外酥里嫩,一口下去葱香、鸡蛋香和玉米香都涌入了口腔之中。    徐向东等孩子们吃得狼吞虎咽。    徐甜甜抱着玉米饼,小口小口地啃着,她啃一口玉米饼,就喝一口粥。    一个玉米饼下肚,小肚子就圆滚滚地挺了起来。    “隔。”她小声地打了个嗝,心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