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4章有缘千里能相会 (第2/3页)
上见水退了跟着去其他村子里搜救去了,就耽搁到现在了。”船上的公安解释了一句。 这会儿谁还会在意这个呢? 霍庭问道:“损失严不严重?” 那公安说:“具体的还没有来得及统计出来,人员伤亡应该不大,就听说一个从树上跌下来的,已经送医院去了,就是牲畜和庄稼毁了不少。” 老厂长跟着感慨说:“这就好,这就好,万幸万幸!” 然后代表厂里剩下的职工表示:“我们就先不回了,出了这事回去也睡不着,还是看看恢复情况有数了再说,一会得赶紧把办公室和车间都清理出来,等通电了设备也要调试,这水估摸着到下半晌就该完全退回去了,到时候我们自己解决。” 其他人没有谁敢有意见,都赶紧跟着附和说是的是的,我们回去也睡不着,还是等这边收拾好了再说。 救援船估计也是猜到了这一点,将带过来的两筐子荞面馒头和半铁桶粥放下来,让他们注意安全,也没有多劝。 最后,也就只有沈华浓跟船离开,霍庭还得回去上班,在救援人员过来的时候,就和几个公安坐着橡皮艇先走一步。 临走在几个小公安的注视和起哄之下,也只给沈华浓憋了几个字,说:“我忙完了去找你。” 沈华浓冲他们摆摆手,上了救援船,在船上吃了个馒头,又跟着救援船去糖厂西边的西塔寺跑了一样,装了满船的人之后船才往回走。 到了涵江桥头市妇联的、医院、学校组织的小团体,还有市区群众自发组成的志愿者负责接应,分发食物引水和登记住址信息,虽然忙碌但也有条不紊。 沈华浓被妇联的几个同志领着去登记了信息,走在桥上她还特意往桥下往了一眼,水面上已经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不远处的堤坝上有一群人正在忙碌着,那边河面上漂浮着几艘船,也分不清楚哪一艘是她坐了半宿的橡皮艇。 统计信息很简单,她这种有地方可以去的,很快就处理完了,她拒绝了妇联大妈让给她坐下喝口水缓一缓的建议,没有耽搁就下了桥。 热心的大妈还给她指了指说:“今天公交车都不进站,站点都停着帐篷,你顺着走过去就能找到了,今天都是免费的。” “哎!婶子你们先忙,我不给你们添乱了,等回去缓口气再过来给你们帮忙。” 沈华浓谢过人家,顺着公路朝前走,沿路都支着帐篷,现场熙熙攘攘的,人很多,都是从河西过来的灾民。听着吵吵嚷嚷的声音,感受被烈阳照的眼花刺痛,沈华浓才有了点儿真实感。 这时路边的一顶帐篷口蹲着个年轻姑娘,她长了张讨喜乖巧的圆脸,正拿着把刷子仔细的在刷一双大头黑皮鞋,对着泡了水豁开的一道小口子心疼不已,随着抿嘴的动作,唇边有两个浅浅的梨涡若隐若现。 “玉萍!” 身后同伴杨桃突然拍了她一下,梁玉萍被吓得一跳,身体往前栽下去,她赶紧将手撑在地面上才没有栽倒,但手上的皮鞋被这么用力一按,口子又加大了。 杨桃也看见那个大豁口了,这种皮鞋她可赔不起,赶紧推脱道:“这可不是我弄的啊,我就是想跟你说我换好衣服了,你赶紧去换吧,我给你把风!” 梁玉萍攥着皮鞋的手紧了紧,还是摇了摇头说:“没关系。” 杨桃松了口气,道:“我就知道你不在意这个,你们家是省城的,父母双职工,条件又好,哪能计较这双旧皮鞋呢,回头再让你父母给你邮寄一双过来不就得了。” “你快去换衣服吧,这脏衣服穿了一晚上我早就受不了了,要不是不方便我都想洗个澡了。” 梁玉萍站起来,看着前方暗暗吁了口气,突然看见前方迎面走过来的人影,目光一顿,本就又圆又大的眼睛瞪得更大了。 那是......沈华浓! “你发什么呆呢,还不进去换衣服,一会方涛他们该回来了,到时候又换不成了,脏兮兮的衣服穿着多难受,玉萍你看什么呢?看见熟人了啊?” 梁玉萍下意识的嗯了声。 杨桃顺着梁玉萍的视线往前看,闹哄哄的路面上都是人,还有孩子再追赶打闹,追问道:“是哪个?” “你家不是省城的吗?没听你说过在这边还有亲戚朋友啊,咱们知青在这边孤零零的,还不知道要待上多少年才能回城呢,要是能有个亲戚朋友走动,那日子可就好过多了,起码能时不时的过去改善个伙食啊,知青点天天吃的水煮冬瓜水焖南瓜我真是吃得够够的了。” “你还好点,方涛家是肖场公社的赤脚医生,条件不差,他对你又有意思,时不时能给你送点吃的,我们就惨了,现在又发了洪水,接下来估计连冬瓜都吃不上了。” “欸,究竟是哪个啊?是志愿者还是妇联的?我知道了,是医院的吧,你爸爸不就在医院工作吗,是不是他的老朋友啊?” 梁玉萍目光紧盯着沈华浓的身影,没有马上回答同伴的话。 见沈华浓似乎往这边看过来,她赶紧收回了视线,不想杨桃不知道什么时候弓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