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章 (第1/2页)
喻菡看着旁边挂着的蓝染布料,“可是很好看啊,怎么会卖不出去?” “人工费高,我们这做一件就好几天,肯定不能跟工厂里的印染机器比。” 阮倾雪问,“我们很喜欢,想买一些可以吗?” 婆婆摆手,“你们来帮我们宣传,我们得送你们。” 喻菡不乐意,“不行,那谁都说是帮你们宣传的,婆婆你们还能都送吗。” 婆婆只笑着不说话,浸染手里的布匹。 阮倾雪看着挂在旁边的蓝染织物,这些大多是纯植物染料浸染,让她觉得像是江州傍晚入夜的天景,柔和素美。 头两天先跟着婆婆学蓝染。 第三四天,她们尝试取景,跟拍,画分镜。 阮倾雪编舞选乐曲,跟喻菡的想法融合嵌套。 更倾向于科普的视频由官方出,喻菡觉得个媒科普味道太重容易吓退大半受众。 看视频的人很大一部分是放松,获取情绪价值,并不想看说教。 因此她们需要以满足大众情绪价值、视觉观感为主要路线,将蓝染工艺展示进去,萌发吸引力。 这件事情并不简单。 以至于她们起先计划的一个星期时间并不太够。 她们正式开拍就已经到了第五天。 选景除了工坊外,她们又走了整个小镇,喻菡对景物敏感度很强。 她们走着走着,喻菡忽然在小镇一个石桥上停了下来,阮倾雪就知道她有目标了。 喻菡拿着她的设备比划了一下,拉了拉她,“我觉得那边不错,天景很搭这件蓝染裙,不过那好像是那个溪边古建的院子,不知道咱们能不能进去。” 阮倾雪顺着她的示意看过去,那是一个小溪碎石滩,水天一色,的确很难得,“我们去问问,不行租下来也好。” 她们说着,往溪边古建走了过去。 而此时,古建阁楼的屋内,几个西装革履看起来格外商务的人相对而坐,手里拿着策划文件,正在听对面人的旅游开发商业计划。 偏偏此时,对面的祁野说到一半,声音戛然而止。 他视线穿过落地窗,看向不远处的石桥。 几个老总以为祁野是战术性停顿,“祁总说得对,这件事我认为可行。” “确实,地区特色对于可持续性的旅游建设非常重要。” 他们正说着,服务生敲门进来,“不好意思打扰各位,外面有两个小姑娘,说想要征用一下你们包下的这个院子,可以补偿各位损失。” 其中一人率先开口,“我们既然包了,那就先等我们开完会……” 祁野沉声道,“她们是北艺团的,我们做这方面也需要配合北艺团宣发。” 那人立马改口,“北艺团的啊,怪我不知道,那让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