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三七. 留种 (第5/6页)
事情告诉了他,还有这样的事情造成的后果之类的,突厥使者一时间也怔了怔,显然他也不清楚这些突厥士兵的来历,但是他一时之间也不能肯定,毕竟谁知道是不是始毕可汗又有什么吩咐,所以这位突厥使者安抚了一下李渊之后,立刻派人去寻找那些突厥士兵。希望搞清楚他们的来历。 但不管是李渊派出去的斥候还是突厥使者派出去的人员都没有发现那些突厥士兵的踪迹,仿佛他们就是突然间失踪了一般,这下子李渊以及突厥使者都明白了过来,这是对手或者说敌人的手段。 对此不管是李渊还是突厥使者都是万分的愤怒,对于李渊而言,敌人这样下作或者说强大的手段,让他绝对不能容忍。因为这可是干预着他的千秋大业啊。而对于突厥使者来说,自从大隋没落之后,突厥就是这片地域最为强大的霸主,从来都是别人恭恭敬敬的。这样冒充突厥人来破坏突厥人的谋划,自然是让他愤怒。 不过如今在太?原郡内,以如今的环境,显然突厥人绝对不适合出现了,所以突厥使者只能恶狠狠的希望李渊狠狠处罚这些冒出突厥人破坏突厥荣誉的家伙了,当然,这点不用这位使者说,李渊现在就恨不得将那些鬼祟的家伙撕成碎片。但首先也要找得到对方才行啊。 那些突厥人就仿佛消失了一般,让李渊有力没处使,在他转过注意力的时候,那些突厥人就会再次出现,弄得李渊愤怒的无以复加,如今这个年代,想要隐藏起来并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更何况这些使坏的突厥人背后有人支持者,所以李渊也只能严防死守了。 还好为了流言的缘故以及对方人数的缘故,在被李渊发现之后,这些人已经不敢接触大的城镇,这才算是让李渊松了口气,虽然形式依然很是恶劣。不少民众依然想要离开太?原郡的范畴,而且周边有的官员也都开始对李渊等人提高了警惕。毕竟李阀哪怕势力再大也不可能收买所有人的。 哪怕在太?原郡内部都有反对的,更别提其他地方了,不过李渊在和突厥达成协议之后,就已经将郡内不听从的官员控制了起来,紧紧的掌握住了太?原郡的所有权利。 太?原郡这里也是形势最为恶劣的,而且这里还是李渊的老巢!在河东郡乃至在关中也有着各种各样的流言,什么李阀为了占据关中,为了取得突厥的支持,将女子财货卖给突厥不说,还给突厥提供了大量的粮食,这些粮食最终就要从关中取得,民以食为天,更何况在这个战乱的年代。 这个消息也让关中人对李阀有了不小的警惕,而这样的流言传播开来,也让关中依然忠心于隋朝的官员,乃至其他有了想法却并不想顺从李阀的官员都深深的戒备了起来。同时还有什么李渊已经将长?安城的代王杨侑卖给了突厥云云,总之都是一些似是而非的流言。却也使得关中有些人心惶惶。 而有能力有兵力的隋朝官员也对李渊深深警惕着。可以说如今李渊的形式比起原著中描述的要差的太多了,可以想见他的起兵之路也不会多么的顺利。无疑这一切都是唐大少爷的手笔了。不过唐书也没有指望这些手段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能够让李渊损失大一些,在关中稳定局面花费的时间多一些也就足够了。 而且唐书准备的手段可并不只是这些哪,等到李渊进入关中之后还会有着其他的惊喜在等待着他哪。 李渊本身能力出众,而且身边还有着不少的智谋之士,虽然被流言摆弄的形式很是有些不利,但李渊还是支撑了下来。在裴寂的建议下,李渊不在阻拦民众离开,不过加大了审查的力度,而且收缴的税费也是很高,种种手段之下,很多民众再次观望了起来。乱世的民众总是非常无力的。 而通过各地士兵扼守住了城镇之后,那些假冒的突厥人已经渐渐不再出现了。但不管是河东郡还是最为重要的关中也都小心戒备着,但这个时候就算是李渊想要放弃也没有可能了,不只是因为他软禁了郡中官员,更是因为其他的势力乃至隋朝官员已经对他不再信任了。 为了防止形式进一步的下降,在李世民的建议下,李渊正式起兵。因为之前的诸多布置准备,李渊的兵员数量和质量都是不俗,至于旗号之类的不用在意,还在当婊?子立牌坊的斥责杨广,表示要废掉杨广另立代王杨侑为帝,而且为了防止民众哗然,打开了隋朝的行宫晋阳宫。将财货之类的偷偷给予了突厥。 而且利用这个机会,李渊也用出了一个相当不错的方法,算是破解了流言,让太?原郡彻底的稳定了下来。因为有突厥领兵来犯,数万大军云集太?原郡,李渊奋不顾身的击退了突厥,这样的事实显然表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