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41章 (第2/2页)
叛军一边逃一边被灭,才能让更多的百姓亲眼目睹,成为口口相传的故事。 她甚至怀疑这是故意的,故意放开口子让叛军逃跑,故意在追击的过程中宣扬朝廷武力。 至于这故意的人是谁,除了郭嘉没别人。 反过来想,郭嘉在场,又怎么可能让金城之战出这么大的失误? 除非那就是他的本意。 要知道,郭嘉善于长远谋略,极有战略眼光。 他应该能看出西凉真正的问题是什么。 并非眼前的叛乱,而是多年形成的痼疾。 正如她战前跟吕布所说,“此战应使羌氐诸部、西凉将领都生出惧意,才算成功。” 郭嘉与她不谋而合。 但也可能是吕布跟郭嘉说了她的诉求。 具体如何,等他们回来再细问。 不管怎样,眼下如她所愿。 听完她的分析,朱儁沉默了,许久才道,“神悦高瞻远瞩。” 心眼子也是真多。 他若有她一半的心眼,前几年也不会败于李傕、郭汜之手。 这是他一生的憾事。 第362章 不是西凉平叛么,为何要去破匈奴? 军报之外,大家还热衷于给张祯写信,就像去年北征那般。 马超的信中,详细描述了自己如何斩杀郭汜、李傕,以及甘宁是怎么被李傕虐的。 张祯边看边笑。 甘宁打不过李傕,这在她预料之中。 但几十回合就败了,也未免太掉链子,大约是因为水土不服吧。 常年在水边的人,忽然去到大漠,短时间内肯定适应不了。 而且李傕是能和吕布、朱儁这种层次掰手腕的人。 以战功起家,武艺不用说,领兵作战也有一套。 他没成为公认的名将,不是打仗不行,也不是武力不行,是脑子不行。 凶残愚蠢程度也超出了世人的承受范围。 例如,这一党人拿下长安后,放兵劫掠,攻剽城邑,纵容子弟侵害三辅百姓,加重了当年的大饥荒,致使“人相食啖,白骨委积,臭秽满路。” 物价也高涨,一斛稻谷需五十万钱,一斛豆、麦需二十万钱。 这谁买得起? 别说贫民,普通的地主家也没这财力。 日子实在过不下去,关中百万以上的人口,或饿死家中,或逃往刘表、刘焉、张鲁等人的地盘。 一两年间,关中大萧条。 更荒谬的是,献帝卖了厩中一百多匹马,又让御府大司农拿出杂缯二万匹,加上卖马所得的钱,一起赐给公卿和贫民,却被李傕截了。 无论贾诩怎么劝说,他都不肯拿出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