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扶汉室,她是认真的_第425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25章 (第2/2页)



    照此下去,每年的收成都将如胡麻开花节节高,朝廷也会一日比一日兴旺,迎来盛世之景,传颂千百年。

    前提是没有人捣乱。

    而他也会尽最大的力量,送所有捣乱者去见他们的祖宗。

    大汉盛世,容不得宵小破坏!

    朱儁也附和,“不涨才怪了!”

    他和王允、士孙瑞、杨瓒等人以前并无交情,这几年才渐渐熟识。

    算不上至交好友,也能坐到一块儿聊大半天。

    王允叹道,“神悦真乃神农弟子再世。”

    有心说神农再世,又怕折她的福。

    但神农弟子,她当得起!

    士孙瑞也叹,“谁说不是呢。”

    他还记得当年,张神悦首次入朝上殿,就气晕了司徒大人。

    那时谁能想到,她有这么大的能耐?

    如果他能预知,当时定然帮着她。

    别说气晕一个王允,就是气晕小皇帝,他也不会有丝毫犹豫。

    朱儁:“神悦精于农桑,乃国之大幸,民之大幸!”

    另外几人都认同。

    而且她精的又何止农桑?

    除了不能披挂上阵,大概什么都懂。

    朱儁今日来找王允,闲聊是其次,有正事儿。

    轻啜一口绿茶,淡淡道,“想必诸公也知道,课农司的新稻种名为徐州三号,据说是以徐州野稻培育而成,亩产最低也能达到三百二十五斤。”

    王允点头,“知道。”

    他觉得徐州三号这个名字不太好,不够大气,建议神悦改成大汉一号,或者盛安一号。

    但神悦说,培育粮种是一件长久的事情,以后还会有产量更高的,为便于区分,以原产地命名比较合适。

    朱儁接着说,“明年,神悦欲全面推广徐州三号,造福于世!”

    这事儿在坐的人也都知晓,士孙瑞笑道,“此乃善事,大善!”

    扪心自问,他觉得自己纵然有张神悦的本事,也成不了张神悦。

    例如这粮种,如果是他培育的,绝不会就这么献出去。

    总得替家族谋足好处。

    可张神悦什么都不要,也不为家族谋划。

    仿佛培育粮种就是为了让天下庶民吃饱。

    很纯粹,很无私。

    他做不到,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

    朱儁:“一斛徐州三号,以两斛普通稻谷来换,我以为并不贵。”

    士孙瑞:“不但不贵,还是贱价。”

    粮种和粮食,从来不是一样的价格。

    粮种太过重要,并非简单的以粮换粮,还关系到下一年的收成。

    以前他家也跟别人换过粮种,粮种越好,换价越高,有时甚至是四、五斛换一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