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5节  (第2/3页)
信求助?    难道不怕被对方察觉,惹祸上身?    唯一的解释是,针对严家的人,并非新水世家。其他地方官员,那更是不可能。    不是地方官,便只能是京官。    京城遍地都是权贵,好端端,干嘛和严家过不去?    齐纠仔细盘问送信的那家仆,严家最近可否有什么大事发生,想从中找出些线索。然后从送信的家仆口中得知,严家和江家刚刚定亲。    这算是严家近来发生的最大事件了。    “新晋探花郎江沅?”    “是。”得知对方是将往京城升迁为司农寺卿,当即什么也不敢隐瞒,“他是我们七姑娘的表兄。”    齐纠若有所思。    莫非是江沅得罪了人,连累了严家被报复?但也不对啊,江沅就是个新晋进士,毫无根基,不至于脑子坏掉去跟权贵作对吧?再则,即便如此,对方想直接对付他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儿,干嘛还要绕一大圈儿去陷害严家?    难道对方有所顾虑?或正处风雨中,担心贸然动手被政敌抓住把柄,所以才选了个和江沅有关系的亲戚打压?    新水地处东北方,临海,专出盐商,距离京城近千里之遥。山高皇帝远,动点什么手脚,倒的确不易被人察觉。    目前来看,貌似只有这一种解释。    可是为什么,既然已经给严家冠上了贩卖私盐的死罪,又放人偷偷报信?还是说,对方另有所图?    这严家就是个商户,能有什么可图的?    齐纠微微蹙眉。    算了,还是回京再说吧。    **    “齐太守他们要回京了?”    去年季菀就听齐敏说起,忠勇伯府不停遣人去延城请齐太守回京承爵一事,今年年初齐老夫人甚至请出了在齐家宗老中很有威望的六叔公去做说客。回京后,季菀还特地派人去打听过忠勇伯府的事儿。    那可真是一团糟。    如今的忠勇伯,也就是齐纠的二叔,娶了三任妻子,妾室更是无数。膝下嫡出子女足有九人,最小的才六岁。至于其他庶出子女,更是有差不多二十来号人,比安国公府四房的孙辈加起来还多。另外,忠勇伯的一群嫡庶子中,大半都已娶妻生子。曾孙辈的,也有一大群。    陆非离一直管齐纠叫小九,除了‘九’与‘纠’同音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齐家未分家的时候,他在家中就排行第九。    齐纠和陆非离同年,今年二十二,头上就一个嫡亲姐姐,齐向文与其妻成亲次年便得了这个女儿。又隔了两年,便生了齐纠。也就是说,在这三年内,忠勇伯就生了八个儿子!    可想而知,后院得有多热闹。    怪不得,不过十几年,就把偌大家业败光。    季菀和齐敏关系好,也听她说起过许多齐家旧事。齐向文和妻子仅有一儿一女,素来一视同仁。当年齐敏出嫁,夫妻俩原本想从中公分出一半产业给她做嫁妆的,但齐敏觉得自己是嫁出去的女儿,以后继承家业的还是弟弟,所以坚决只要三成。齐纠义正言辞的说自己有手有脚能挣得家业,无需姐姐退让。齐敏无奈,最终收下四成产业。    所以当初季菀给齐敏看诊,她出手就是一盒珍珠。是真如陆非离所说那般,九牛一毛。    十里红妆,真不是说着玩儿的。    齐纠是个很有商业头脑的人,他爹忙于公务,他娘要打理府中上下,他主动替母亲分担经营产业,还开了自己的酒楼,盈利丰厚。    可以忠勇伯府那群人的奢靡程度,便是有金山银山,也得吃空。    季菀自打入京以来。    周家是清贵之家,也早分了家,府中人口比较简单,二舅母又贤惠,打理中馈井井有条。除了一开始那个许姨娘认不清自己的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