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节  (第2/3页)
  在周朝,身上有功名的人,是不用纳税的。    赵水生之所以想考个秀才回来,也是因为每年交税也很利害。算起来很不划算。    就说田里的出息,将近有四成都是要交税的,留给自己的,就不多了。他不想辛辛苦苦的种田,然后自己却什么都得不了。    这样一想,还是他们大夏的赋税轻一些,比如这田里的收成,只要交两成就可,这边足足翻了一倍。    ☆、第三十章 抢劫    天气干旱,将近两个月没有下一滴雨了。    地里的庄稼都干的不得了,大家目前只能挑水去浇地。    如果再不下雨,这收成就要锐减了。    就赵水生来说,如果他知道了这个事情,那么一定会让人减免了这个地方的赋税的。    可是目前他只是农民一个,连里长都比他说话管用一些。    何况,他也没有回赵家庄。    因为他实在不是种田的材料,回去了,也帮不上什么忙。    分得的那两块地,他根本就没有指望着能有什么出息。交给赵二叔家里种,也是因为赵二叔和赵二婶对他们挺好的,基本上粮食要的就很少,也算是间接的补贴了赵二叔家里了。    从最开始没有下雨的时候,李梨花和赵水生就预感到不妙,所以提前多买了粮食。    当然,不是一次性的买了很多,而是隔三差五的去买的,这样以来,也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不要怪他们自私,没有跟别人说。    因为这干旱的事儿,还真是说不准,他们要是随便跟人说了,让大家多储备点粮食,万一到时候又下雨了呢?    说出去的话,引起恐慌,那他们两个说不定还会被抓起来呢。    因为一恐慌,这粮食的价格就会飞速的涨起来。市面上就混乱了。    什么时候,都有发这种财的商人。到时候哄抬粮食价格,老百姓就会遭殃了。    如果官府干预还好,用官府的储备粮来抑制粮价的上涨。    但是这个时候,官府能干预才怪。    赵水生和李梨花倒是希望赶紧下雨,大家都相安无事。    不然真的都闹了饥荒,人饿极了,什么事儿都干得出来。    因为天比较长,这天,梨花爹还在李梨花家里多喝了一点儿酒,有些晕乎乎的,赵水生在傍晚的时候,就要送自己这个岳父回家。    现如今,李家那边对赵水生态度要好多了,大概是赵水生如今上门,不空着手了吧。    每次都会带点东西去,连最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陈水莲,都对这个妹夫态度好多了。    赵水生也不指望别人真正的尊重自己,有些事情,大家心里明白就成。    所谓的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难。任何时候都一样。    要不然,怎么人人都想富贵,都想往上爬呢?    赵水生把喝醉的老丈人送回了家,谢过了热情留他住下来的大舅哥两口子,自己一个人趁着天还没有黑下来,赶紧朝镇上赶了。    他们家里就两个人,如果他还在外面过夜,赵水生想着就不妥当。    这紧赶慢赶的,竟然在荒郊野外遇到了打劫的。    有三个人,都长得很粗壮。    “老实点!把身上的银钱都拿出来,不然吃爷爷我们的拳头!”其中一个最壮的人恶狠狠的说道,手里还拿着一个匕首。    赵水生没想到,自己这辈子还能遇到打劫的!上辈子倒是有遇到过刺客,不过他连刺客的面都没有见着,就被护卫们拿下来了。    “三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